群体的召唤结构加速“谣言”传播——以“西安保钓游行”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田莺[1] 杨静[1] 芋来生[2] 

机构地区:[1]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2]广西大学学工部,广西南宁530004

出  处:《今传媒》2013年第8期53-54,共2页Today's Mass Media

基  金:广西教育厅2011年学位与研究生德育改革和发展专项课题:"创新研究生德育工作时效性的路径探究"(T330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在对"谣言"进行分析时,不少学者都选择分析谣言的程式化进程,以及谣言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但缺少对谣言传播的动力分析。本文将从传播心理学出发,通过对"脱离传统秩序后个体的状态"、"群体对个体强大召唤力"、"群体召唤结构下个体思维方式的转变"三个维度的分析,试图分析"谣言传播的动力因素",以期提升在校大学生在认知与抵御"谣言"方面的媒介素养的实效性研究。

关 键 词:群体 个体 召唤结构 动力机制 媒介素养 

分 类 号:G206[文化科学—传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