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不和谐的双声:殖民主义与反殖民主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嵩昱[1,2] 

机构地区:[1]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2]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出  处:《电影文学》2013年第15期18-20,共3页Movie Literature

摘  要:《晚秋》是一部由亚洲导演执导,以美国西雅图为背景的电影,自2011年在韩国釜山电影节上映后引起较大轰动。从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的视角来解读《晚秋》的话语建构,发现影片极力凸显美国亚裔流散族的自我意识、自我认知和文化身份认证,但同时影片又未能完全超越西方的殖民话语和东方主义思想,陷入了西方世界视野中的"他者化"形象塑造。导演尽管作为东方世界的文化精英,却不自觉地迷失在对立与错位的东西文化夹缝中,叙事立场摇摆不定,致使影片最终呈现出了本土文化的"自我东方化"。

关 键 词:《晚秋》 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 流散批评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