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证据效力及其司法救济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邓刚宏[1] 江伟[1] 

机构地区:[1]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上海200237

出  处:《政治与法律》2013年第8期155-160,F0003,共7页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对策研究--基于京;沪;广等八大城市的实证考察"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快检技术日益成为一种食品安全执法的重要手段,在食品安全执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食品安全执法中,快速检测结果的证据效力却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境地,现有立法明确规定,快速检测的结论不能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仅可以依据快速检测结果采取"扣押、封存"等行政强制措施。理论上对其证据的法律效力也存有争议,不论是"肯定说"还是"否定说"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当有选择地赋予快速检测结果以法律效力,当务之急是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赋予快速检测法律地位,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改变快速检测不具有法律效力的现状;同时,快速检测行为如果影响了相对人的权利,应当允许纳入司法救济的管道。

关 键 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证据 法律效力 

分 类 号:DF37[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