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贺[1]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127-134,共8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语词汇通史研究"(项目编号:10AYY004);教育部重大项目"周易语言学研究"(项目编号:2007JJD72004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词汇系统一直是词汇学界的重大疑难问题。1958年,王力先生提出汉语词汇有两个系统,一是同类词,一是同源词。同源词在前贤时彦的探索下,已取得丰硕成果;而将近60年,同类词少有人问津。原因是,观念中词与字性质不同,一划而二分,认为不能用文字部首来研究词。其实,词都是由文字记录的,尤其是历史词汇,离开文字就没法研究词。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大兴,"范畴化"、"原形理论"、"意象图式"等学说沟通了字与词的关系,客观世界在大脑中形成的原形心理意象图式不仅能产生概念,表征为词,还能投射到字,表征为字形。部首字的原形心理意象图式,还能带进由它构成的属字,为同类词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解释。同类词理论为构建汉语词汇系统,提供了有条理、有规则的框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8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