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綦松波[1]
机构地区:[1]济南大学教育心理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出 处:《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44期188-189,共2页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
摘 要:心理契约一直是被用来描述员工与组织之间内隐的、非正式的相互期望和理解,并常被用来描述和解释雇员和雇主之间的关系。当前对心理契约的研究大都集中于从事工作时间较长、相对成熟的员工群体,很少有人关注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群体。而我国的国情恰恰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离职率高。大学毕业生由于其自身的不成熟及对新环境的适应等问题已经成为了职场上较不稳定的群体。本文在新就业大学生的这一问题上借鉴某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国内新就业大学生离职率高的心理特征,分析其原因以及如何保持其心理契约平衡的策略和方法希望能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一点有益的提示,使他们更好更快的适应企业生活与工作,真正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