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小肠黏膜通透性改变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晓昌[1] 梅俏[1] 黄健[1] 韩亮[1] 许建明[1] 何桂珍[2] 

机构地区:[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安徽省消化系病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22 [2]北京协和医院肠外肠内营养科

出  处:《中华消化杂志》2013年第8期559-56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

摘  要:UC的主要病变部位在结肠,但研究表明,UC患者存在小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小肠黏膜通透性增高。小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在UC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具有重要影响。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法检测乳果糖、甘露醇排出比值(1actulose/mannitol,L/M)评估肠黏膜通透性,是一种无创诊断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方法,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用于CD的肠黏膜通透性检测。研究表明,UC患者肠黏膜上皮细胞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osinlightchainkinase,MLcK)表达增高,且与疾病活动指数呈正相关。本研究采用HPLC检测60例UC患者和10名对照者的肠黏膜通透性,分析U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及其与MLCK活性的关联。

关 键 词:小肠黏膜屏障 溃疡性结肠炎 通透性改变 患者 肠黏膜通透性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肠黏膜屏障功能 肠黏膜上皮细胞 

分 类 号:R574.6[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