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前文学中的胡姬形象及其反映的文化观念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邹淑琴[1] 

机构地区:[1]新疆大学人文学院,830046

出  处:《文艺评论》2013年第8期35-38,共4页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基  金: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新疆的生活与文化"(编号:10AA001);2011年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文化认同视角的新疆当代文学中民间文化资源的转换研究"(编号:11yjc751013)

摘  要:唐代诗歌中对来自西域的异族女性胡姬形象的描写随处可见,李白、杜甫、自居易、元稹等数十位诗人写过几十首刻画胡姬形象的诗。在诗歌中,胡姬不仅具有不同于中原汉族女性的如花容颜,而且她们热情奔放,能歌善舞,倾倒了唐代的文人墨客。追根溯源,“胡姬”作为一个异域文化符号,早在唐代之前的文学中就已经出现,但是,汉魏六朝诗文中的胡姬形象却与唐代诗歌中对这一形象的描写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

关 键 词:唐代诗歌 形象 文化观念 文学 文化符号 汉魏六朝 自居易 描写 

分 类 号:I207.2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