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符号

作品数:5406被引量:8517H指数:3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孙德朝徐维群冯月季邓伍英汤强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区域文化对校园美术活动实施的影响研究
《进展》2025年第S1期65-67,共3页向杨 
编写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应根据学习背景和学情分析,编写出体现本地区文化特色,符合学生理解能力,体现当代价值观成为国家教材延伸部分的课本,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顺利运用。教师要挖掘整理本地区的文化符号,总结...
关键词:校本教材 校本课程 学情分析 教育课程体系 学习背景 教学方法 实际教学活动 文化符号 
中华文明标识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理与启示——基于《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论析
《统一战线学研究》2025年第2期108-121,共14页李培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度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研究”(22VSZ055)。
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构建与嵌入是动画电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间环节。从理论依据看,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具有符号标识、记忆标识、情感标识、精神标识等多元表现形式,能够直观反映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是承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
关键词:中华文明标识体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符号 集体记忆 《哪吒之魔童闹海》 
从传统建筑看湖北恩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71-78,共8页黄柏权 黄天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武陵民族关系史研究”(19AMZ008)。
作为物质文化的载体,传统建筑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还具有历史、科学、艺术、生态、经济、文化标识等价值。湖北恩施位于中国中部山区,木材和石材资源丰富,传统建筑类型多样、风格各异、内涵丰富。从传统建筑的选址、布局、营造、类型、形...
关键词:恩施 传统建筑 文化符号 文化交流互鉴 
文旅融合下地域文化符号在设计中的转化之道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66-72,共7页麻可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横向科研项目“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文旅IP形象设计”(HX21001)。
旅游文创产品是文旅融合的重要成果,地域文化是旅游文创产品的重要内核,精准提炼地域文化符号将其转化为能展示地方风情的旅游文创产品,可以破解同质化思维窄巷问题,推动旅游文创产品向高质量转型;解决文化与经济割裂问题,促进地方文化...
关键词:地域文化符号 文化自信 数字旅游文创产品 产品互动体验 
陶瓷产品设计的文化符号呈现与文化记忆构建
《山东陶瓷》2025年第2期10-15,共6页宋歌 宋昊橦 
陶瓷产品不仅是满足使用需求的功能性器物,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设计端,陶瓷产品设计通过对文化符号资源选取和创造性表达,设计出的陶瓷产品蕴含着意义指涉,并通过与用户的链接产生意义的传达。在接受端,陶瓷产品在用户的使用情境...
关键词:陶瓷产品设计 文化符号 文化记忆 审美体验 
符号传播学视域下龙文化形塑与传承研究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11-16,共6页谭强 杨帆 
龙,深深烙印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印记,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最具特色的图腾与文化象征。龙文化的魅力在于其历史性、阶段性与发展性的完美融合;随着时代的发展,龙文化融合传承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从符号传播学的角度深入剖析龙文化的多元符...
关键词: 文化符号 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文化符号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场域、属性及要素
《边疆经济与文化》2025年第4期93-97,共5页李闻娇 于红艳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2JDSZ3179);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规划项目(CSZ24045)。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本质上来说是内生意识类的文化符号,是我国新时代场域下各民族交流交融而产生的集体认同,承载着作为文化符号“互动共生”的鲜明特质,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判断和行为方向。我们应在五十六个民族的各种差异中,通...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符号 场域 属性 要素 
瑶溪二十四景遗址文化符号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以广州市青葵社区长者饭堂空间设计为例
《艺术教育》2025年第4期183-186,共4页尹沛文 李琨 
广州大学荔湾研究院资助项目,项目编号:LWYJ202415。
当前,传统治理模式无法满足多元化居民需求,老旧社区功能性空间需得到更多配套服务支持。对此,社区治理作为核心机制在老旧社区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作者认为,引入“共建、共治、共享”的模式可调动居民参与,共同解决长者养老问题。优化...
关键词:瑶溪二十四景遗址 文化符号 长者饭堂 空间设计策略 
口传叙事中的中华文化符号及其当代传播——以毛南族为例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5年第2期20-29,153,共11页冯智明 张贝儿 
国家文化英才专项项目“南岭走廊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典型调查研究”(2021QNYC093)。
毛南族创世神话、神灵故事、风物传说等口传叙事中蕴含着诸如开天辟地、兄妹成婚、大神射日、三十六神灵谱系、一村一社等中华文化符号,以及与周边各民族同源共祖、守望相助的民族交往叙事,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记忆的集中体现,是在民族...
关键词:毛南族口传叙事 中华文化符号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传播 
中华文化符号视域下优秀传统家风的赓续与弘扬——以包拯“孝肃家风”为例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5年第2期52-62,154,共12页汤夺先 郑佳琪 
安徽包公研究中心一般项目“包拯廉政家风的当代价值及其弘扬研究”(bgyj2023yb-2);安徽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哲学社会科学类)重大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中东部普通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研究”;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优秀传统农业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2023AH050975)。
新时代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须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并以家风培育为基。以包拯孝肃家风为个案,以中华文化符号为理论基础,通过构建“共有—共享—共建”分析框架,从历史、思想方面分析孝肃家风作为共有的中华文化符号的形成基础;从...
关键词:中华文化符号 优秀传统文化 共有-共享-共建 包拯孝肃家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