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2]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3]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
出 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89-200,共12页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品牌原产国刻板印象反转机制研究--基于刻板表征理论中的亚分组和去个性化模式"(71172164);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加快中国企业国际知名品牌发展战略研究"(08JZD001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校社科基金"品牌感知的正面协同效应与负面稀释效应:基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研究"(2013W10)
摘 要:新兴国家中日益涌现的优秀品牌(比如中国的海尔、华为、联想、万向)越来越挑战世人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品牌原产国刻板印象("劣质低价")。如何利用这些"新线索",逆转负面的品牌原产国刻板印象?这成为当前新兴市场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性议题。文章借鉴社会心理学中的刻板表征理论,探讨心理加工模式对品牌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的影响。发现:亚群化的心理加工模式下消费者较易发生品牌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而且,渐变论者更倾向于采用亚群化的心理加工模式,较易发生品牌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但实体论者更倾向于采用亚型化的心理加工模式,较难发生品牌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这就为新兴市场国家的政府与企业如何塑造正面的品牌原产国形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战略启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