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热的原因分析及体温控制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肖华[1] 孙晓川[1] 

机构地区:[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重庆400016

出  处:《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3年第8期506-50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

基  金: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H0906/81100865);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经费资助(编号:财社[2011]170号)

摘  要:发热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n)常见的内科并发症,约41%-72%的SAH患者发热(体温〉38.3℃,多发生在意识较差或者预后较差的患者。临床及众多文献表明,发热增加脑代谢,加重缺血性脑损伤,加重脑水肿,增加颅内压,影响预后。

关 键 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热 新型体表降温设备 血管内降温设备 

分 类 号:R743.35[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