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陶渊明接受史上的别调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建生[1]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出  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93-96,共4页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南宋前期中原文献南传研究>(11YJCZH166);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南宋文人的中原记忆与文学写作>(2012CWX028);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2012T50634)

摘  要:南宋初年,胡安国父子与陈渊就杨时墓志铭的写作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便涉及到双方对陶渊明的不同认识:胡氏父子主张以陶渊明的高洁比附杨时之贤,陈渊则认为渊明去就随意、不合于义,与任事行义的时代精神不相吻合。在宋代的陶渊明接受史上,胡氏父子的推崇、认同是常调,而陈渊的批评、否定当属别调。对这一别调的探析,既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陶渊明接受史,也有助于把握南渡士人的精神导向——"行义以达道"。

关 键 词:宋代文学 陶渊明研究 文学接受学 

分 类 号:I207.2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