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坚怀[1]
机构地区:[1]安徽科技学院中文系
出 处:《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9期117-121,共5页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101)
摘 要:"新诗戏剧化"理论可以看作是九叶诗派的诗论核心,为了避免"感伤"的恶劣倾向,九叶诗派提出了诸如"表现上的客观性与间接性"、"戏剧化的诗是‘包含的诗’"、"戏剧化的诗是富有‘张力’的诗"、"新诗戏剧化的三个不同方向"等关于"新诗戏剧化"的具体主张。九叶诗派"新诗戏剧化"的诗学理论从诗艺技巧的革新入手,然后逐渐发展到对人生经验的戏剧性理解,并最终建构了戏剧主义的诗学批评体系,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戏剧化"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7.14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