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教育模式及其对当前乡村学校发展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纪德奎[1] 郭彩霞[1] 

机构地区:[1]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300387

出  处:《教育科学研究》2013年第9期36-40,共5页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2011年度项目"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文化适切性问题研究"(11YJA880036);2012年度项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研究"(12YJA880068)阶段性成果

摘  要:邹平教育模式是近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中一次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也是梁漱溟新儒学思想的践行,其实质是一场乡村文化重建的尝试。它促进了知识分子由城市向乡村流动,抑制了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缔造了以道德精神为基础的新的乡村文明,对当时乡村学校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当前乡村学校建设要突出知识分子的引导功能,重视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强化道德精神的辐射与熏陶作用,彰显邹平教育模式的现实文化意蕴。

关 键 词:邹平教育模式 新儒学思想 城乡教育一体化 乡村学校发展 

分 类 号:G52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