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邵水金[1] 张黎声[1] 姜俊[1] 严振国[1] 张建华[1] 国海东[1] 毛根金[1] 于波[1]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上海201203
出 处:《解剖学杂志》2013年第4期857-858,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
基 金: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项目(K120202);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传承研究工程项目(2009120)
摘 要:针灸治病通过刺激腧穴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以及平衡阴阳,从而发挥其防治疾病的作用。尽管针灸疗法本身是安全的,如果医生掌握不当,针刺某些腧穴就可能发生意外事故,轻者可能造成患者一时痛苦,重者则可能导致患者脏器严重损伤,甚至死亡。针对中医针灸临床发展的需要,上海中医药大学解剖学教研室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总结研究成果,编写系列教材,于1978年在国内率先开设了《腧穴解剖学》课程的教学。该课程是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的成功范例,是《腧穴学》与《局部解剖学》相结合的跨学科课程,是中西医结合领域中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融合的创新性课程。于2012年获得上海市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现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2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