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解剖学”育人平台的建设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邵水金[1] 张黎声[1] 姜俊[1] 严振国[1] 张建华[1] 国海东[1] 毛根金[1] 于波[1]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上海201203

出  处:《解剖学杂志》2013年第4期857-858,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

基  金: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项目(K120202);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传承研究工程项目(2009120)

摘  要:针灸治病通过刺激腧穴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以及平衡阴阳,从而发挥其防治疾病的作用。尽管针灸疗法本身是安全的,如果医生掌握不当,针刺某些腧穴就可能发生意外事故,轻者可能造成患者一时痛苦,重者则可能导致患者脏器严重损伤,甚至死亡。针对中医针灸临床发展的需要,上海中医药大学解剖学教研室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总结研究成果,编写系列教材,于1978年在国内率先开设了《腧穴解剖学》课程的教学。该课程是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的成功范例,是《腧穴学》与《局部解剖学》相结合的跨学科课程,是中西医结合领域中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融合的创新性课程。于2012年获得上海市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现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关 键 词:解剖学教研室 《腧穴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局部解剖学》 学科课程 中西医结合 疏通经络 针灸治病 

分 类 号:R135.1[医药卫生—劳动卫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