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四端”说流衍考辨——以朱熹与韩儒为中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金香花[1] 

机构地区:[1]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  处:《东南学术》2013年第5期200-207,共8页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辽宁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青年项目(项目编号:201112)阶段性成果;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国际学术交流项目(项目编号:ISEF2012-2013)

摘  要:"四端"说最早由孟子提出。他把"恻隐"、"羞恶"、"是非"、"恭敬"之四心作仁义礼智四德的端绪,其理论由心说性,心情合一,夯实了仁说的理论基础。而朱熹则直接把"四端"称作情,以理气、已发未发、体用等多层面加以分析,构筑了"由性说情"的道德本体论。朝鲜朝时期的退溪又通过理气与"四端"、"七情"关系的论辩把"四端"问题的研究推向高潮。对"四端"说的抽象化的承接与发挥体现了不同时代的理论诉求与特色,反过来也深化了我们对四端本身的理解。

关 键 词:四端 孟子 朱熹 朝鲜朝 

分 类 号:B21[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