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上肢功能障碍康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钱旭光[1] 赵勇[1] 刘振寰[1] 

机构地区:[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广东佛山528200

出  处:《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年第9期878-882,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摘  要: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为一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症候群[1],这种导致活动受限的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部受到非进行性损伤而引起的。脑瘫的运动障碍常伴随感觉、认知、交流、感知和/或行为障碍和/或抽搐障碍,除了共有的下肢功能障碍以外,脑瘫患儿中有很大一部分存在上肢功能障碍;脑瘫是由于脑部受损引起的,尽管损伤是非进行的,但是由此导致的肌肉、骨骼和关节等问题却是进行性地发展着:例如由于胸大肌和肩胛下肌的痉挛和挛缩,会引起肩部内收、内旋,肱二头肌短头和胸小肌的挛缩会导致肱骨头向前方脱位或半脱位,这种改变过程在上肢的其他部位也普遍存在,主要有肘部屈曲、前臂旋前、腕部下垂、手指屈曲或过度伸展、拇指内收等[2]。

关 键 词:上肢功能障碍 脑性瘫痪 进行性损伤 脑瘫患儿 康复 下肢功能障碍 肱二头肌短头 发育障碍 

分 类 号:R742.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