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淼[1]
出 处:《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年第11期61-61,共1页
摘 要:《失乐园》是十七世纪英国大诗人约翰.弥尔顿的一部复杂而深刻的巨作。对于这部史诗,中国读者传统上的理解都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认为它的主人公是撒且,撤且是革命的象征。这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不说是受西方浪漫派诗人的影响。其实。在书中有两股明暗的力量在起粉作用。一方面,对撒且具体生动的描写,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灵;另一方面,诗人关于理智的主题又引导人们走向另一方向。撒且的悲剧似乎向人们暗示,完全没有理智约束的自由便带有狂妄自大的倾向。其影响远远盖过了《圣经》中的同名人物。本文就此做进一步探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