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呐鸥:一个日籍台人的现代主义文艺之殇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洁[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评论》2013年第5期136-142,共7页Literary Review

摘  要:本文尝试通过梳理刘呐鸥的文艺经历与政治关系,讨论其所面临的道德困境与追求现代主义文艺之难。刘呐鸥留日回国后,其政治身份先后被标举为左翼同路人、国民党御用文人、日军在华代理人;其文艺经历从左倾到新感觉派再转向追求审美的软性电影。造成这一现象,一是因其日籍身份和日化教育,即"民族身份原罪"所带来的认同困惑;二是因其执着追求先锋文艺理想,弱化民族立场与政治意识。对刘呐鸥死因的不同猜测也从侧面证明其身份认同的边缘性和复杂性。

关 键 词:现代主义文艺 刘呐鸥 政治关系 内容提要 道德困境 政治身份 新感觉派 民族身份 

分 类 号:I313.06[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