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宗教智慧解《红楼梦》,悟历史意蕴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平民[1] 

机构地区:[1]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历史教学问题》2013年第5期25-33,共9页Histo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摘  要:运用玄奥宗教智慧和大量神话,以虚构的人物和事件折射社会现实、揭示“事体情理”,是《红楼梦》最显著特色。它以“风月情”为名,通过“女娲补天”“空空道人”“渺渺大士”“茫茫真人”“好了歌及注”“太虚幻境”等宗教话语,上演了封建君臣父子之间的血缘亲情、忠义亲情和趋利避害之人性,展示了温情脉脉和“虔敬忠顺”的封建伦理背后的的“孽海”、“淫天”,批判了封建贵族和官僚文人追名逐利的荒诞不经和官“情”的“虚妄”;假“金玉”和“木石”之名,揭示了知识分子在“世途经济”和“越名教、任自然”,世俗与神圣之间的艰难抉择。以“传神文笔”写出了“不由情人不泪流”的足以传之千秋的“警幻”之语,为世人留下了解读封建王朝“盛衰周期率”的“风月宝鉴”。

关 键 词:孽海情天 太虚幻境 风月宝鉴 空空 渺渺 茫茫 虚妄 盛衰周期率 

分 类 号:I207.411[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