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治疗慢性肾衰竭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被引量:2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响波[1] 于妮娜[1] 张法荣[2] 

机构地区:[1]山东中医药大学 [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

出  处:《湖南中医杂志》2013年第9期146-148,共3页Hu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慢性。肾衰竭(CRF)是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发展到后期的共同归宿,是一组以进行性肾单位损害,从而使肾脏的排泄功能、内环境稳定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等发生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候群。据其发生发展机制和临床特点,可归属于中医学“关格”、“肾风”、“水肿”、“肾劳”等范畴。中医临床中以黄芪为主治疗慢性肾衰竭多有报道,诸多学者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现综述如下。

关 键 词:慢性肾衰竭 中医药疗法 黄芪 机制研究 综述 学术性 

分 类 号:R277.525[医药卫生—中医学] R282.710.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