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遵义563000
出 处:《吉林医学》2013年第27期5651-5652,共2页Jilin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评价透明质酸钠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作用,寻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原发性青光眼首次接受小梁切除术110例(119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58例(62眼)即常规小梁切除术,术中前房及巩膜瓣下注入少量透明质酸钠。B组52例(57眼)常规小梁切除术再行巩膜瓣两侧可调整缝线,水密缝合。比较两组术后自觉症状、前房深度、眼压、滤过泡形态及前房积血等。结果:①术后眼异物感、畏光、流泪等自觉症状。A组5眼、B组30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浅前房。A组4眼(6.45%)、B组3眼(5.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眼压情况。术后5 d内一过性眼压增高,A组12眼(19.39%)、B组5眼(8.7%),经用药及按摩眼球后眼压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2,P<0.05)。术后1周平均眼压A组11.8 mm Hg(1 mm Hg=0.1333 kPa)、B组12.2 mm Hg,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8,P>0.05)。④随访6个月,滤过泡形态。A组:Ⅰ型6眼、Ⅱ型51眼、Ⅲ型3眼、Ⅳ型1眼;功能型滤过泡57眼(91.93%)。B组:Ⅰ型5眼、Ⅱ型48眼、Ⅲ型2眼、Ⅳ型2眼;功能型滤过泡53眼(92.9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术后其他并发症:前房积血,A组1眼(1.6%)、B组5眼(8.7%),1周内吸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6,P<0.05),无脉络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持续性低眼压发生。结论:小梁切除术中使用透明质酸钠与可调整缝线均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但前者自觉症状轻微,手术简便,更值得推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