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音乐学院
出 处:《音乐研究》2013年第5期119-127,共9页Music Research
摘 要:三、作曲家对音乐分析的认知与思考金湘(中国音乐学院):1.关于音乐院校作曲教学中的四大件问题按一般习惯,四大件(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的教学似乎天经地义。实际上,这种从苏俄引进的教学思想体系从20世纪50年代起(甚至更早)一直垄断着我国音乐学院的作曲教学。不可否认,它对作曲学生的专业基础功底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我们都是受益于这种系统的过来人)。但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它的弊端亦明显可见:从宏观上看,这是以非辩证、形而上的观念对待音乐创作这一客体的产物;它既没有全面反映作曲专业(包括作品本身)所包含的音乐学(美学、哲学)观点,也割裂了组成作曲专业技术基础各部分的内在联系,因而在微观上的各种“精益求精”就可能走上死钻牛角、舍本求末的途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