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与接受——《俄国文学汉译:三个案例研究》评介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牧[1,2] 彭文青[3]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 [2]南京师范大学 [3]上海外国语大学

出  处:《中国翻译》2013年第5期59-61,共3页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文本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锋:翻译家的价值取向研究"(11YJC740037);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文化与全球化"(批准号[2010]2号);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164320H1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20世纪上半叶,俄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既涉及意识形态和文学传统的碰撞,也涉及其他语种的转译以及译者的主体性等因素。《俄国文学汉译:三个案例研究》一书以三位俄国作家萨文科夫、阿尔志跋绥夫以及安德列耶夫的作品汉译与接受为案例,讨论了翻译策略、渠道和译者主体等;以翻译技术、翻译思想和翻译职业三个部分为主线,研究了俄国文学作品在中国语言、文学、社会中的今生来世。

关 键 词:俄国文学 汉译与接受 案例 

分 类 号:H35[语言文字—俄语] I046[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