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汪玮琳[1] 朱红[2] 王绍欣[1] 王靖宇[3]
机构地区:[1]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神经内科,天津300070 [2]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3]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第19期4854-4856,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摘 要:2型糖尿病患者高发周围神经病变,是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多种病因参与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糖尿病并发症统一机制学说提出,线粒体超氧化物产生过多是导致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内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共同机制[2].目前,该并发症的治疗重点是控制血糖、神经营养及改善微循环等.依帕司他为新型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可改善多元醇代谢紊乱,减少山梨醇的蓄积,达到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3,4].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18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