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秦书敏[1] 潘洁露[1] 邢练军[1,2] 季光[1]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脾胃病研究所,上海200032 [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王育群工作室
出 处:《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年第9期859-86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and Brain Science
摘 要:应激作为多种疾病的重要病因或诱因,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应激在诸多人类疾病,包括肿瘤及心血管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应激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尤为重要。应激反应(stressresponse)即指由于应激源(stressor)对动物体的作用所引起的非特异性的紧张状态,机体为适应这种状态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功能变化,分为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急性应激对机体产生一过性保护作用,而慢性应激则使机体处在一个“过度”的环境中,对应激反应系统下游及其他器官产生有害的影响。应激源不仅包括突如其来、出乎意料的刺激,凡是对人有重要意义的生活事件都可成为引起机体紧张状态的应激源,其中社会支持、行为以及沮丧情绪对机体产生慢性应激的作用尤为明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