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医学下的卫生意识冲突与妥协——以清末上海地区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肖梅华[1] 唐晓娟[2]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2]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

出  处:《中医药文化》2013年第5期20-24,共5页Chinese Medical Culture

摘  要:鸦片战争后,殖民医学大规模被引入中国,在公共卫生事务中积极实践,并带来了公共卫生意识的"近代化",但因其殖民文化的特有属性,必然遭到在地民众的排斥与反抗,因而上演了关于卫生意识冲突与妥协的一幕幕场景。以清末上海地区为例,通过考察文献,勾勒出华洋卫生意识冲突与妥协的典型场景,并分析导致冲突及结局的原因,认为冲突主要集中在殖民医学实践领域,即市容管理、检疫防疫、水源清洁及包括接种在内的病死观等。冲突爆发与妥协达成受到两方面的推动,一是政治利益考量,二是社会角色认识。

关 键 词:殖民医学 清末 上海 卫生意识 

分 类 号:R-09[医药卫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