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莉[1] 张晓薇[1] 周明辉[1] 谢莹[1] 

机构地区:[1]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广州510120

出  处:《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537-540,共4页Journ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摘  要: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观察并记录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的生长特点,探索其成骨分化潜能。方法:取SD大鼠腹股沟脂肪垫,消化分离出脂肪源性干细胞后进行传代培养。用MTT(四甲基偶氮唑蓝)法对原代及1,3,5,7,9,11,13代细胞进行生长测定。流式细胞仪下对第4代脂肪源性干细胞进行表面标记物CD44,CD106,CD105,CD49d的表达测定。取第3代脂肪源性干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分化实验: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维生素C作用下成骨方向诱导。结果:细胞表面标记物CD44,CD106,CD105,CD49d阳性率分别为99.59%,0.85%,95.00%,89.56%。MTT绘制生长曲线显示经多次传代后细胞仍能保持较强的增殖能力。成骨诱导组诱导后,茜素红染色下可见钙结节沉积。结论: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持续至第13代仍然能够保持旺盛的分裂增殖能力及特征,在特定的条件下可分化为成骨细胞。

关 键 词:脂肪源性干细胞 分离培养 分化 

分 类 号:R-332[医药卫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