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本朝[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 处:《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154-160,共7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项目号11AZD06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生产方式与文学意义和形式"(项目号NCET-10-066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1950—60年代,当代文学界曾经发生了一场关于悲剧观念的讨论。当悲剧在特定时代成了创作禁区和理论禁忌的时候,有关悲剧的讨论和创作无疑就成了仗马之鸣,在其背后也隐含着当代文学与社会政治的复杂关系。虽然作为文体形式的悲剧被排挤在文学主流之外,但作为审美意识的悲剧却依然渗透在小说、诗歌和戏剧等不同文学样式之中,并成为一种潜在的美学经验。悲剧的言说与写作的限度既呈现了当代文学窘迫而逼仄的创作生态,也显现了当代文学不同价值诉求的困惑与矛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