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秀华[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出 处:《江汉学术》2013年第5期87-91,共5页JIANGHAN ACADEMIC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及基本经验研究"(12BKS025);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俄国革命模式对中国国民革命领导权的影响"(13XNH146)
摘 要: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问题争议较大,原因在于对中国化标准的不同认识。判断马克思中国化开始的标准应满足三个条件: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解决中国问题;中国人的独立思考。阶级斗争的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是我们观察阶级社会复杂政治现象的一把钥匙。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毛泽东始终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无论是阶级分析的科学方法,还是调查研究的群众路线,都可归结到实事求是上来,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不同层面的体现。以此为标准,毛泽东在大革命后期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两篇文章,因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调查研究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精髓,并试图独立思考并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事实上已经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