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南宁530021
出 处:《广东医学》2013年第20期3199-3201,共3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060082);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1jjA40056)
摘 要:细胞膜表面的受体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根据细胞的功能状态快速地插入细胞膜或者突触,同时也不断地从突触或者细胞膜上撤离,从而维持胞膜表面受体的动态平衡。后者就是通过内化过程实现的。受体内化已经被公认为是用来灭活被刺激的受体,但是,最近的研究认为受体内化不仅仅是结束它们的活性状态,而是其调控下游效应器的调节信号。许多重要信号的传递都是与受体内化密切相关的。近年来,对于受体内化的研究越来越多,同时,与其密切相关的机制也逐渐被阐明。本文则对膜受体内化的途径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 键 词:受体内化 相关疾病 胞膜表面 活性状态 调节信号 细胞膜 表面受体 效应器
分 类 号:R329.26[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20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