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泛音”的发现与“和谐”的定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武华[1] 

机构地区:[1]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出  处:《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5-9,共5页Jiaoxiang-Journal of Xi'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摘  要:意大利小提琴家塔蒂尼在演奏双音时发现下方有一个"差音",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兹又发现在双音的上方有一个极为细微的"合音"。笔者用了二十年的时光细听这一上方的音,才听清了它的音高。原来不是计算出的"合音",而是另一类的"公泛音"。故将差音与公泛音的关系定义为:"‘差音'、‘公泛音'与所奏二基音均为二基音频率的最大公约数至最小公倍数间的倍频,属‘类等比数列'。又由于‘差音'的音响源自‘差拍';‘公泛音'之音响源自‘泛音'。故二者的音质、音色不同。"

关 键 词:差音 公泛音 和谐 基音(基频) 泛音(倍频) 共鸣(共振) 

分 类 号:J616.1[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