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山骨的话语分析——关于《带灯》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有顺[1] 樊娟[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  处:《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6期65-72,119,共9页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摘  要:《带灯》是贾平凹的转身之作,与《秦腔》、《古炉》的写法不同。《秦腔》借鉴了福克纳的技法,表面上很乱,骨子里有数。康拉德·艾肯说:“人们当然总得要从河水里钻出来,离开水面,才能好好地看看河流,而福克纳恰巧是用沉浸的方法来创作,把他的读者催眠到一直沉浸在他的河流里。”①与康拉德不同,李文俊恰恰认为福克纳的小说“在开初时显得杂乱无章,但读完后能给人留下一个超感官的、异常鲜明的印象”。

关 键 词:话语分析 《秦腔》 福克纳 康拉德 贾平凹 河流 小说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I206.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