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标准化定位的方法学初探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朴盛爱[1] 孟向文[2] 张玄[1] 朱成慧[1] 郭义[1] 李桂兰[3] 

机构地区:[1]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天津300193 [2]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基础教研室,天津300193 [3]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康医院,天津300193

出  处:《河北中医》2013年第11期1669-1671,共3页He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2001)

摘  要:在中医针灸国际化的大趋势下,为保证中医学术传承运用的准确性和为国际交流合作提供方便,中医针灸标准化日渐重要,把国家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是保持我国作为中医针灸大国地位的一项重要任务[1]。作为针灸标准化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外奇穴相关标准制定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又称为“经外奇穴”[2]。经外奇穴以其对某些病症的特殊治疗作用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关于经外奇穴的研究十分丰富,仅初步统计近50年来有关奇穴(包括新穴)的发现和报道,就达2000余个[3]。当前,少数如四神聪、金津、定喘等46个经外奇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年发布的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中都已有明确命名和定位,那么其他经外奇穴同样也可以进行标准化定位。对于多数经外奇穴,不同医家从定义、定位到命名、临床运用都有各自的论述。而准确定位取穴是针灸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经外奇穴的定位没有统一标准,限制了其更有效广泛的推广应用。本研究将从方法学角度初步探讨经外奇穴的标准化定位。

关 键 词:穴位 经外奇 

分 类 号:R224.1[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24.2[医药卫生—中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