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29 [2]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北京100029
出 处:《河北中医》2013年第11期1705-1708,共4页He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7112071)
摘 要:失眠,根据症状来定义,是一种表现为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维持障碍、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质量降低及出现日间残留效应的疾病[1]。长期失眠会给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意外事故,同时也造成了患者高额的医疗支出[2]。目前,现代医学主要以苯二氮受体激动剂治疗,但随着服用时间的延长,日间困倦、肌张力减退、认知功能减退、药物滥用等副作用出现的风险逐渐增加[3]。中医学将失眠纳入不寐范畴,认为肝失疏泄是引起失眠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应用疏肝法治疗失眠的临床报道日益增多,但对其疗效尚缺乏科学、系统的评价。本研究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全面收集国内外疏肝法治疗失眠的临床随机及半随机对照研究,针对疏肝法治疗失眠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证据。
关 键 词:入睡和睡眠障碍 中医疗法 疏肝 系统论 文献工作
分 类 号:R242[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741.05[医药卫生—中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