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桃莲[1,2]
出 处:《新闻记者》2013年第12期58-63,共6页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微博主的社会认同建构研究"〈12CXW045〉;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微博传播与大学生自我认同"〈12YJC860050〉;中央高校重点计划项目〈13D111014〉;中央高校自由探索项目〈11D110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关于网络中自我的建构问题,早期大多数研究均关注纯粹匿名环境中网络身份的建构,从而得出"与现实生活中不一样的自我"的结论。微博不是纯粹匿名的,本文关注微博空间中"现实自我"的构建问题可充实、丰富原有的研究。研究发现,微博实名制限定了自我的现实身份,微博主的"现实我"是通过"自我叙事"和"与他者的闲聊寒暄"中建构出来的,并着重阐述了微博主如何建构"现实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