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一个多重话语的世界——浅析《喧哗与骚动》中的复调艺术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黎[1]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出  处:《文艺生活(中旬刊)》2013年第5期81-81,共1页

摘  要:巴赫金作为俄国文学评论家提出了复调理论。该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由众多相互独立又彼此交织的人物“声音”组成,从而构成了一个多元的主题世界。本文试根据这一理论,分析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重要作品《喧哗与骚动》。从复调小说的特征出发,重点阐述小说中的多重话语结构、故事主题的复调特点,以及多重的人物形象,从而揭示正是由于这些独特的的艺术手法,使得该作品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多重的话语世界,并展现了福克纳对于人类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强烈的人文关怀。

关 键 词: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复调理论 多重对话 

分 类 号:I106[文学—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