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谭元生[1] 曾勇[1] 谭超[1] 李晓屏[1] 叶舒婷[1] 卿俊[1]
机构地区:[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沙410000
出 处:《吉林中医药》2013年第11期1085-1087,共3页Jili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3SK2025);湖南省财政厅项目(2011湘财社指0036)
摘 要:《内经》中最早对高血压病病机进行论述,历代医家陆续提出自己的见解。直到宋代,医家杨仁斋首创"瘀滞不行,皆能眩晕"之说。明清时期,众多医家倡导"瘀能致眩"之说。新中国成立后,部分中医学者开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高血压病及其病机进行研究。大量研究结果证实,高血压病患者血液处于浓、黏、凝、聚的状态,主用或辅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病取得良好疗效。血瘀在高血压病患者中存在普遍性。从宋代医家杨仁斋首创"瘀滞不行,皆能眩晕",到血瘀贯穿于高血压病病机的始末,血瘀在高血压病病机中的地位发生了重大转变。
关 键 词:血瘀 高血压病 病机 《内经》 《金匮要略》 《医学衷中参西录》
分 类 号:R544.7[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