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

作品数:4672被引量:11787H指数:3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翟双庆周国琪刘清国烟建华王庆其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内经》“肝传之脾”论治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5年第3期61-63,共3页郑小梅 胡振斌 谢婷婷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ZX10725505-00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重型肝炎解毒化瘀重点研究室项目(2019-005)。
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病机以湿热内蕴中焦最常见,病位多定位在脾胃,最早《内经》中阐述了“肝传之脾”的理论,认为黄疸的发生发展与脾胃相关,文章通过这一理论角度来探讨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诊疗思路与治疗方法,主要从该病的病因、病机、病...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黄疸 中医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肝病治脾 
基于筋柔骨正理论探析叶氏十步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念
《中医正骨》2025年第2期48-51,65,共5页崔航 叶云天 郭天赐 王平 刘爱峰 
天津市卫健委津门医学英才项目(TJSJMYXYC-D2-028)。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病,筋骨失衡所致的“筋失其柔、骨失其正”是其基本病机。叶氏十步手法是天津市已故名中医叶希贤总结出的LDH治疗手法,具有理筋、调骨的作用,其治疗理念与中医筋柔骨正理论契合。...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 腰椎 肌肉骨骼手法 叶氏十步手法 《内经》 
你已超过了叶天士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小学生适读)》2025年第2期12-13,共2页倪西赟 
在清代江苏吴县,叶桂出生在医药世家。他从小酷爱学习医学,熟读《内经》《难经》等古籍。渐渐地,其医术便超过自己的父亲,在当地非常有名。但他还不满足,凡听到有医术比他高明的医生,都要去拜访求教。年轻时,他的医术声名远播,有疑难杂...
关键词:《难经》 疑难杂症 江苏吴县 叶天士 《内经》 医术 
基于《内经》齐刺法的温针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5年第1期135-138,共4页沈慰 黄郁斌 卞蓉民 程怀锦 窦莉莉 
上海市宝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医学卫生项目,项目编号:21-E-51;项目名称: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项目,项目编号:SQZBZK-23-26。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内经》齐刺法的温针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了自2022年1月至2024年9月期间,在本中心接受治疗的180例血瘀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电针治疗,治疗组采用齐刺法的温针治疗。...
关键词:齐刺法 温针灸 血瘀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黄帝内经》冬季养生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家庭医学(上半月)》2024年第12期50-51,共2页于宗东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讲:“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就是说冬季天...
关键词:《黄帝内经》 心脑血管疾病 痿厥 《内经》 冬季养生 闭藏 凋零 
《内经》结合现代文献谈颈椎病针刺深度、频次、留针时间及排布
《中医康复》2024年第11期15-18,共4页赵一平 林睿 莫亚茹 黄亮亮 贺煜竣 张卉 范郁山 
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YCSW2022351)。
从《素问·痹论》及《素问·举痛论》两篇分析颈椎病病因病机,并根据颈椎病病因病机、相关经脉、患病人群特点等,从《内经》内容及现代相关文献,总结出颈椎病治疗应当重视浅刺针法,重视留针治疗,还应注意不宜连续针刺次数过多,且应灵活...
关键词:颈椎病 针刺深度 针刺频次 留针时间 针刺排布 《黄帝内经》 
《内经》“杂合以治”思想对仲景学术的影响探微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4年第10期17-19,共3页杜鹏飞 赵鲲鹏 张秋菊 张铭 何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60772);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2020A-074)。
“杂合以治”出自《素问·异法方宜论篇》,原指医者采用砭石、毒药、灸焫、九针、导引按跷5种方法相杂合来治疗疾病。该文通过系统整理和分析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关“杂合以治”思想的具体内容,旨在探讨该思想对仲景学...
关键词:杂合以治 仲景学术 伤寒杂病论 内经 探微 
吴考槃教授学术思想述略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年第10期1044-1049,共6页任威铭 吴承玉 吴承艳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LSD004);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20VJXG032)。
吴考槃教授是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文献学家、中医教育学家,该文对吴考槃教授的学术思想进行总结。吴考槃教授不仅对《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典籍进行考证,还提出要理性认识五行学说的作用与价值;为医之道...
关键词:吴考槃 学术思想 五运六气 《内经》 《伤寒论》 《金匮要略》 《难经》 
基于《内经》“天牖五部”探究推拿治疗急性咽炎
《中国针灸》2024年第10期1192-1196,共5页陈铚晗 王昭倩 高畅 郑惠元 蔡婷婷 刘静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I2021A02709。
以《内经》中“天牖五部”为切入点,探讨推拿“天牖五部”治疗急性咽炎的思路及手法。“天牖五部”是一组以阳经穴为主的特定腧穴,多位于颈部。穴如其名,“天牖五部”实为头颈之“窗”,通过调整此处可有“开窗散风之功、调气调血之效”...
关键词:急性咽炎 急喉痹 天牖五部 推拿 人迎穴 
基于《内经》《难经》的五输穴原理探微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4年第10期80-83,共4页刘可扬 樊旭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CB531701);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辽科发[2017]41号);辽宁省特聘教授项目(辽教发[2015]153号)。
五输穴的理论肇始于《灵枢》《素问》,《内经》提出了五输穴井、荥、输、经、合的名称和具体穴位,奠定了五输穴理论的基础,《难经》运用取象比类方法,结合十二经气的运行,进一步阐明其临床意义,至《针灸甲乙经》补充完善之。然而,关于...
关键词:五输穴 《内经》 《难经》 阴阳五行配穴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