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改编看早期欧洲社会对中国戏曲的误读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郝爽[1] 

机构地区:[1]中国戏曲学院,北京100000

出  处:《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年第22期181-183,共3页

摘  要:中国戏曲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种类,已经成为世界戏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的多次大规模中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国戏曲往往充当着桥梁的角色,其东方化的表现方式和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能够担任起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但是,在早期东西方社会发展不均衡的前提之下,当中国传统戏曲进入到西方文化的视野中时,西方文化社会往往并不能站在一种平等的视角上对其进行研究和解读,基于这种视角,在历次中国传统戏曲大规模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被西方一些学者和剧评家进行了误读或者曲解,这点从元杂剧《赵氏孤儿》在欧洲的传播和变形可见一斑,研究《赵氏孤儿》在欧洲的传播及误读方式的原因有益于中国传统戏曲在跨文化传播方面的探索和尝试,促进文化交流,将中国传统戏曲进一步的推向世界。

关 键 词:中国戏曲 赵氏孤儿 伏尔泰 中国孤儿 

分 类 号:I207.3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