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昕[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13年第12期51-60,共10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聊斋志异>及其他清代文言小说研究评判"(批准号:12XNI012)阶段性成果
摘 要: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自己是瞿昙转世,这一说法在"聊斋"研究中一直被解读为其人生凄苦的象征。形成这种误读的原因:一是忽略这个传说的宗教背景;二是对蒲松龄内心的失察,致使对其"瞿昙转世说"采取消极负面的评价。古代"瞿昙转世说"意味着积善得福与科举成功,也就是"英杰之士必多般若中来"的俗信。蒲松龄一面怨艾激愤,一面孜孜于途地进取功名,其积极的进取心是有民间俗信依持的。对"瞿昙转世说"的考察,可以更切近地理解蒲松龄的心态及其小说宗教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