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唐智[1] 孙瑾[2] 王继群[1] 李玉兰[1] 陈勇明[1] 涂智峰[1]
机构地区:[1]广东省佛山市顺德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528300 [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郑州450052
出 处:《广东医学》2013年第22期3443-3445,共3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B2011312);广东省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1208208)
摘 要:目的探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中测定以CD34标记微血管密度的临床意义,为鼻腔鼻窦鳞癌的早期诊断和抗血管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检测41例鼻腔鼻窦鳞癌、20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以及10例鼻息肉患者中CD34的表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血管密度(MVD)监测。结果鼻腔鼻窦鳞癌、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和鼻息肉组织间质血管内皮细胞均表达CD34,MVD在鼻腔鼻窦鳞癌、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和鼻息肉中测量值分别为(40.32±12.16)、(25.26±6.76)、(12.58±5.17)个/HP,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CD34为标记进行微血管密度的测定,可以反映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诱导血管生成的能力较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和鼻息肉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