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俞志慧[1]
机构地区:[1]绍兴文理学院
出 处:《中国古代散文研究论丛》2012年第1期142-152,共11页
基 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国语》汇校集注及相关问题研究”(11BZW03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语》汇校集注”(09YJA751060);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国语》汇校集注”(0958);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语》集注”(09CGWX001YB).
摘 要:上古有一种叫作“五称三穷”的游戏,流行于知识阶层,这种游戏用艰深的问题考验游戏参与者的知识面和应变能力,亦借以考察游戏参与者所在国家的状况。于是,知识精英们为了在朝聘盟会、应对周旋中不辱使命,需要广泛积累各方面知识,培养灵活应变的能力。与此同时,在战国后期的学界,有一种知识、学问集大成的趋向。本文通过上古文献中内容与形式都与《天问》相同的材料的比勘,认为《天问》就是在上述背景下,屈原为国士们参与这样的游戏积累材料、储备知识而编成的问题集。
分 类 号:G613.7[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