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证病机新解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兴涛[1] 张伶燕[2] 余瀛鳌[1] 

机构地区:[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 [2]乌兰察布职业学院,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

出  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年第12期1392-1393,共2页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半夏泻心汤证之病机历代医家众说不一,其中清·医家柯韵伯"寒热之气互结"之说影响最广,后有"脾胃湿热"、"脾寒和胃热互结"等观点。笔者认为"寒热之气互结"、"脾胃湿热"、"脾虚和胃热互结"在理论上难以理解,结合脾胃之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痞证的形成和特点及半夏泻心汤在临床上的运用,认为半夏泻心汤主治之痞当属脾胃升降功能失调、清浊相干所致。

关 键 词:半夏泻心汤  脾主升清 胃主降浊 清浊相干 

分 类 号:R228[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