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毛勒研究——对MEGAⅣ/18卷马克思的“毛勒摘录”的考察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平子友长 陈浩 

机构地区:[1]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研究科 [2]不详

出  处:《哲学动态》2013年第12期29-37,共9页Philosophical Trends

基  金: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新MEGA)研究”(10JZD00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新MEGA文献的'《资本论》恩格斯编辑问题'研究”(12CKS00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日耳曼共同体与亚细亚共同体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不是真的无法进入世界历史?在还没有公开发表的马克思的摘录笔记中,为了回答上述问题,马克思曾系统地研究过毛勒等人关于古日耳曼历史的著作。那么,这一研究究竟包含了什么内容?这一研究会不会对他在19世纪50年代形成的略有"日耳曼中心主义"的共同体观带来变化?会不会改变他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中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认识?这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且饶有兴趣的话题。目前正在进行新MEGAⅣ/18卷的编辑。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平子友长教授,通过对马克思1868年毛勒摘录(涉及编号为109号和110号的两份未公开笔记)的研究得出,受毛勒关于古代日耳曼共同体研究的促动,马克思对古代共同体的基本构想,在1868年前后经历过一次较大的转变,即从注重私人所有为主、共同体所有为辅的"日耳曼共同体"理论,转向强调以共同体所有为主、私人所有为辅的"农业共同体"理论。这一研究结论,可能会对马克思的共同体研究产生下述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是关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三种所有制形式的争论。马克思所提出的"亚细亚、古典古代和日耳曼"三种所有制形式之间是"递进发展"关系还是"平行并进"关系问题,以前的相关研究曾有过反复的争论。平子友长结合毛勒笔记的研究认为,1868年以后的马克思在事实上放弃了1857-1858年的构想方案,而转向了"古代共同社会-农业共同体-新共同体"这样一种全新的递进发展理论。这为马克思的共同体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其二是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是否有必要以及能否自行实现向市民社会过渡的争论。平子友长认为1868年以后的马克思将"农业共同体"向"新共同体"的过渡理解为一种基于战争或异族征服的暴力�

关 键 词:马克思 摘录 亚细亚生产方式 19世纪50年代 资本主义生产 世界历史 共同体 中心主义 

分 类 号:B05[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