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附属南京江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南京市210048
出 处:《中国临床研究》2013年第12期1390-1392,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
基 金:南京医学科技发展项目(YKK11186)
摘 要: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多由脑动脉瘤破裂所致,发病初期致死率约40%,而SAH后的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SAH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SAH后4—9d中,大约30%-70%的SAH病人都会发展为迟发性CVS,这是一个危险的预后不良信号。大约20%~30%病人在临床上表现出迟发型神经功能缺失,经积极治疗,仍有15%一20%病人因卒中致残或因缺血而死亡。
关 键 词: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分 类 号:R743.35[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