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学的公共性与“多民族文学史观”之检讨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长中[1,2] 

机构地区:[1]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2]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出  处:《学术论坛》2013年第11期122-128,共7页Academic Forum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人口较少民族文学的审美观照"(13FZW03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作为多民族一体国家内的文学创作,少数民族文学无疑具有公共性身份特质。这种公共性主要体现为:(1)民族文学表述着现代文化观念(意识),这些观念(意识)对构建社会公共文化体系价值具有价值参与或引导功能;(2)民族文学具有现代性审美价值,这些艺术或审美价值对中国文学史书写具有充实或完善功能。出于"多民族文学""入史"的焦虑,"多民族文学史观"在一定程度上为争取民族文学自身的合法性叙述贡献良多。不过,学界多关注民族文学自身的独特性问题,对民族文学的公共性缺乏应有的重视,制约了民族文学批评及文学史书写现代性进程。

关 键 词:公共性 多民族文学史观 问题 

分 类 号:I207.9[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