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文学史观

作品数:79被引量:21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关纪新曹顺庆付海鸿徐新建李晓峰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阿来研究》《江汉论坛》《东吴学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海外“中国文学史”中的“少数民族文学”书写研究
《华文文学》2025年第1期26-36,共11页杨淑尧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是“中国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学者所编写的文学史教材当中,对于海外学者的关注相对较少。虽然国外尚没有专门论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的著作问...
关键词:多民族文学史观 多民族文学比较 解构精神 
论多民族文学史书写与国家历史知识建构
《满族研究》2024年第3期115-120,共6页李晓峰 方思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1&ZD269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学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了各自民族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和社会生活。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传承与弘扬各民族文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构建一体多元、和谐共生的国家历史知识,成为一项重要而...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 多民族文学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当代文学路径探赜——以刘亮程长篇小说《本巴》为例
《民族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17-24,共8页张贺楠 
刘亮程长篇小说《本巴》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这不仅凸显了民族史诗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价值,也为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文学路径提供了有效范本。《本巴》的创作体现了作家轻“史”重“诗”的史诗思维,呈现了作家...
关键词: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史诗思维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华民族文学史观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69-176,共8页徐俊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民族文化交融视野下的云南宗祠调查与研究”(17CMZ020);2020年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YNWR-QNBJ-2020-171);2019年度云南师范大学优秀青年学者项目(2019YXQN01)阶段性成果。
中华民族文学史观是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转型升级,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顺应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国家意志和时代话语主潮。多民族文学史观的阈限、中华民族文学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国家政治、对少数民族文学边缘化认知的纠偏...
关键词:中华民族文学史观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 中华民族共同体 发生逻辑 建构路径 
残缺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被引量:2
《社会科学研究》2022年第2期201-212,共12页曹顺庆 翟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东方古代文艺理论重要范畴、话语体系研究与资料整理”(19ZDA289)。
中国是文学大国,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百年来,中国古代文学史著作和教材从寥寥著述到逐步建立起现代学术研究体系,论著颇多,蔚为大观。本文梳理已有的中国古代文学通史类著作,在肯定先...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话语 横向发展 多民族文学史观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文艺评论力量——新疆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晓峰教授访谈被引量:4
《社会科学家》2022年第1期3-10,共8页李晓峰 邹赞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21&ZD269)的阶段性成果。
从学术史的意义上说“,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坚持在“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学”的整体视野中思考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学科属性及地位,一方面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总体观的方法论指导,另一方面也为回应学界关于“重写文学...
关键词: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艺评论 
从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到田野研究新范式——陶立璠学术研究谫论被引量:1
《民间文化论坛》2021年第6期107-113,共7页毛巧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中国70年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学术史”(项目编号:20BZW190)的阶段性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础学者资助计划“新中国七十年民间文学学术史研究”阶段性成果。
20世纪80年代,民俗学学科亟待恢复与重建,陶立璠以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为基础,展开多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并逐步转向民俗学研究。他以教学经验为基础编纂了《民族民间文学基础理论》《民俗学概论》等教材,凸显了不同地域、不同民...
关键词: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 《民俗学概论》 中日联合民俗考察 田野作业 
后多元文化主义时代中国多民族文学批评理论刍议被引量:1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151-157,共7页傅钱余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编号:15JZD039)。
后多元文化主义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并在21世纪渐成高潮。它强调文化的共通性、交融性、层次性、复杂性,质疑多元文化理念加大了差异、固化了族群、强化了文化冲突、僵化了社会流动。在此视角下,发现了当前多民族文学批评对“民族”的...
关键词:多元文化主义 后多元文化主义 民族文学理论 多民族文学史观 
反思与建构:白崇人的文学批评透视
《回族研究》2020年第1期61-65,共5页黄昭霞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8NXCZW01)。
白崇人是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不断反思"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积极探索"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理论之路,审视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与走向。对"少数民族文学"概念和价值意义的重释以及他在批评实践中...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学 回族文学 文化认同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七十年被引量:24
《东吴学术》2019年第5期21-42,共22页刘大先 
二○一八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制度研究(18ZDA271)”的阶段性成果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密切联系着政治身份、社会转型与时代变迁——它在缘起之初就具有国家文化普查与普及、文学组织与建设、文学教育与提高的内涵,对于"文学"的认知也带有"泛文学"或者说"大文学观"的意味。七十年来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学史 各民族文学关系 多民族文学史观 学术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