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建姣[1]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文学院,西安710127
出 处:《学术交流》2014年第1期149-151,共3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10XJC740007);陕西省教育厅2010年科学研究项目人文社科专项(2010JK282);2008-2009年西北大学校内基金资助项目(09NW60)
摘 要:同义连用是古汉语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修辞现象。是指出于强调、渲染、调剂音节等需要,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临时组合在一起,表达一个整体意义。同义连用在先秦彝铭和典籍中就有使用,周秦两汉文献中已经大量存在。经过大量调查发现东汉砖文里也有这种用法。不过东汉砖文由于语料较少,只发现两例,一是双音节词"物故"与单音节动词"死"连用,一是表示总括的短语"莫不"和表总括的副词"皆"连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