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黄山学院思政部
出 处:《史林》2013年第B11期32-37,共6页Historical Review
摘 要:民国时期,旅沪徽州茶商曾一度执茶业界之牛耳。"择人而任时"是商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徽商经营的一个特点就是雇佣族人为伙计。茶商的成功与其商业的参与者——茶工不无关系,茶工身处社会下层,他们的生活实态究竟怎样?面对突变的历史风云他们又做出怎样的应对?研究该时段茶工的社会生活也有助于窥视上海近代社会的变迁。限于文献资料对该群体的忽视,口述成为重构这一史实的重要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发掘口述资料愈来愈紧迫。笔者有幸采访了汪聚泰老人,汪老早年是茶叶店中的一名学徒,他宝贵的人生经历代表了那一时代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传统社会,读书与经商是徽州人的两条主要谋生之路。近代以来,社会的转变、时局的动荡无不冲击着徽州人的传统生活方式。汪老个人的经历正印证了这一点,他按照传统的求生路径来到上海,但是历次的变故使得他无法按照固有的方式生活,在传统与现代的离合中谱写其人生的轨迹。本文参考《余川越国汪氏族谱》及绩溪县方志资料整理而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