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一九四二》的叙事模式及其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少萍[1] 

机构地区:[1]肇庆学院文学院,广东肇庆526061

出  处:《电影文学》2014年第2期52-53,共2页Movie Literature

摘  要:冯小刚的影片《一九四二》采用了宏大历史叙事和个人化历史想象一大一小两种叙事模式,意在传达个人化想象历史对宏大战争历史的消解。影片在内容方面,为河南延津难民设置了政治的、宗教的、人道主义的三重救赎,并用延津难民原始的生命本能宣告三重救赎的失败;在形式上,影片精心选取不同空间、色调和拍摄角度,并使对比鲜明的艺术形式感具备叙事的功能,一起成功地完成冯小刚电影对历史的想象。

关 键 词:《一九四二》 叙事模式 历史叙事 个人化 救赎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